距离上次写随想差不多一个月了,是时候更新点流水账(电子日记)了。既防止自己笔力生疏(虽然全是些大白话),也能给自己留下点时光的记忆。我写东西一般都先随便打个一两句话,然后再展开。展开的时候又有些新的想法可以写,于是就成了流水账。
所以感觉博客还是更适合写一些正式点的文章。有的时候只是想表达一下情绪,可能几句话以内就能结束的时候还是“动态”更符合需求。为了减少水分,我尽量还是写得更精简一点为好。
要论最近发生的大事,一是Unity新收费政策作大死,让我本就飘渺的求职机会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今天不想谈我不能改变的事。二是我又重新开始学点音乐了。
以前零零散散地学过一丁点的乐理,然而几乎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就像练习了几天自行车但还不会骑一样。本以为音乐就此和我无缘了,奈何最后还是摆脱不了编程-绘画-音乐互联网三大件的势力范围。近几年编程技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绘画也变得更加水深火热,音乐更是除了用到的时候几乎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现在的互联网是整活的时代,谁更能整活,谁的内容更能吸睛,谁就更能获得关注。
但这并不重要。艺术的美感并没有消失。对我这种感性的人来说,欣赏到动人的画作或着歌曲是时,还是会感动地留下眼泪。不是它们感人或着抒情、催泪,而是我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或着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类似于小说里吃到好吃的东西会流泪一样。
这就足够支撑我去学习音乐了。第二个原因是找到了合适的教程。之前我有提到过,虽然现在各个领域的各种教程铺天盖地——甚至这一点都快要成为共识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起来更方便了。少则稀缺,多则泛滥。就像国内有很多版本的高数教科书,也不见得高数的学习就变得简单了,反人类的教科书甚至只会让学习(特别是自学)变得雪上加霜。往往是劣币驱逐良币,但又没法说,别人出个教程难道是坏事吗?肯定不是,但事实如此。
我评价教程一般有三点:能看懂、不啰嗦、有思路。第一,对于外文或着有口音的中文视频教程得配有字幕,确保我听到的就是教程想表达的;如果是文字教程,最起码得是说给人听的,而不是故作高深。第二,内容详略有当不啰嗦,不会出现那种一个概念讲半天,发现讲的根本没有用的情况;第三,有的教程根本就是,没有准备然后录个视频就开讲,遇到复杂的知识讲得自己都绕进去了。
教程虽多,能符合这三点的又有多少呢?不说好不好,有的教程甚至连正确性都不能保证。现在的部分人不信诈骗不信陌生人甚至不信身边人,却相信CSDN上的烂代码就是对的,相信B站看到的观点是对的,相信”辟谣“就一定是真的。扯远了,不过优质教程确实越来越少见了。现在点个教程,要么是广告,要么就加公众号……比起知识付费的合理性,我更相信是人们都没钱了日子不好过。
从B站的广告可见一斑。个性化广告推荐从”偷偷学XX,惊艳所有人“变成了”每天学XX,月入上万“,再到现在的”兼职学XX,养活自己“。要求越来越低,动机越来越现实。
只有艺术本身的美感超越了这些。欣赏画作或着歌曲就像去到一个地方,一个没有贫穷与富贵,没有快乐与痛苦——不存在任何束缚,什么都不用想的地方。像是古人的桃花源,玄幻中的小世界、小天地,互联网上的阈限空间一样。
痛苦的时候渴望美,快乐的时候追求更美,于是艺术永不过时。于是今天就水到这里了,我要去寻找美了。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