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
刚把主页的最近推荐改了,不再推荐我杂七杂八的想法。一来,我的琐碎言论比正经内容多太多了,有限的4个栏位没法充分展示;二来,虽说这是个没人看的小破网站(还很烧钱),但还是代表了我的个人形象,总不能让别人一打开就看到满屏的吐苦水吧。
慢下来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临近开学了。这个暑假也是没有做什么,充分地发挥了休息的潜力。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不会觉得自己是浪费时间或者消极度日云云。我觉得自己已经渐渐慢下来了,不用再在各种嘈杂的事情之间来回转移焦点。我想做什么就积极去做,想不做什么就去回避,不愿想什么的时候就不去想。
信息时代是一个矛盾尖锐的时代。它让我能轻易看到地球的另一端,又让我能在一隅之地满足几乎所有的现代生活需求;它让我能看见太阳下的幸福与不公,却不能为我仅仅一个人给出任何的帮助。
我曾罹患过“互联网综合症”,必须要快速大量地浏览信息,让五光十色的信号刺激大脑才能觉得舒坦。一旦视线离开,便霎时觉得急躁不安,对“知识”的索求饥渴难耐。接收视觉的刺激和吃东西,闻气味一样是一种感知外界环境的行为。不过浏览五花八门的文字、图片就和吃电子味精一样,很快就会精神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
早在十年前的地摊杂志上,除了低俗笑话和广告外,就有一些对“当下”快节奏生活的思考。我想我终究还是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生活的。有的人做事以年,月计;有的人要花上几周,几日专心做一件事;而到现在却逼着人把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算上。花上一两个小时做一件事,然后再花一两个小时把注意转移到另一件事上,这样的行为一天要可能还重复好几次。结果就是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能坚持做事的能力越来越低。
人的精神力是有限的。精神力不是游戏作品里虚构的东西,而是切实存在的。生活中一般不把体力不足和精神力不足明确分开,都称为累了,这也导致许多荒谬的事。就比如一些体力工作者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些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的人,到家就能倒头大睡。但其实这很好理解,脑子也是身体的一个器官,既然走路腿会酸痛,举手久了会难受,那么凭什么脑子用久了就不会累呢?凭钢铁般的意志和伟大的精神吗?如果靠这个就能改变客观规律,那人人早都是不眠不休的金刚之躯了。
若我想做一件事,要么就做上好几个小时,直到满足了或者疲劳到实在无法坚持为止。期间谁来了也不准干扰我,要么就干脆不做。否则,一旦进入状态又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终止,就好像有一口气欲出而不得一样,像是准备了很多天的旅行,车开到半途突然通知说提前回去工作一样,令人抓狂、愤怒、郁闷和不满。
回归正题。对于某件事,能有选择做的权利和选择不做的权利,这就是许多人一生追求的东西的实质。如果要我把郁闷和压力洒满整个青春,然后告诉我这是为了换一个安享晚年的机会,我是绝不会妥协的。人间难得来一回,何须愁眉终日度。
如果你会因为功利而发愁,那不妨再功利化一点。想想劝你高强度逼迫自己拼搏奋斗打鸡血的人,它们的目的何在,它们又是如何借此从你身上谋取功利的,很多事情便自然明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荒谬的人性论
一些疑惑,从功利的角度一分析就明了了。从所谓人性的角度,反而说不清道不明。
我一直觉得“人性”根本就不存在,或者说所有探讨人性的话题根本就毫无意义。所有对于未发生的事或已发生的事的思考,一旦牵扯到人性这个伪概念,就会因为“人性本恶”或者觉得人性无法改变,越理越模糊,只能无疾而终。人性不过是他人对某个人先前所作所为的评价,如果此人从做好事改为做坏事(此处为简单举例,也可能是从冒险到稳重、从流利到拖延马虎等)或者反之,难道他的人性就随之改变了吗?如果人性是可变的,那么某一时刻对一个人人性的评价就不具有参考价值。如果人性是不变的,那么谈论人性什么也无法改变。
现在的影视作品也可以见到一种迹象,人物阵营的塑造不再是绝对的正邪,每个人不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理想而做事,这也更贴近现实。我想多赚点,他想便宜点,有什么绝对的谁是谁非呢?又不是每个人都吃饱了撑着想要毁灭一切。
我在某视频的评论底下就曾见过一个关于人性的谬论,评论者说他的家乡以前有个勤勤恳恳,对农民很好的地主,土改期间被没收了所有土地,觉得很不人道。于是他疑惑,地主又不全是坏的,钱也都是自己挣来的,为什么要消灭所有地主呢?
之所以我称之为谬论,是因为评论者把消灭地主这件事和人性挂钩,自然会感到疑惑。所谓消灭地主,其实是消灭地主阶级,而不是具体杀掉谁或者没收谁的土地就能完成的。历代王朝,每逢开国都要重新分配土地。为何地主消失了又会重新再有?为何一个皇帝死了又会有一个新的皇帝上任?因为皇帝死了,不代表其背后千年的皇权制度就瓦解了。同样,只要土地仍是私有制,就会通过土地兼并不断产生新的地主。因此,只有从根本上瓦解了地主制度,才称得上是消灭了地主阶级。
消灭地主不是因为地主的人性,而是地主只要存在,就会挤占农民的生存空间,其天生就带有剥削属性。正如《让子弹飞》里结尾处所说的,”钱和你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地主是谁,地主好恶都不重要,没有地主,并且以后也不再有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时至今日,还是有不少人拿着”人性“这个伪概念谈论得乐此不疲的。什么各种而已的人性测试,人性经不起测试,不要测试人性之类的。其实都大差不差,本质都是脱离客观事实去谈论人的行为。有一个对比视频,同一个小女孩,让其分别打扮得华丽精美和邋遢站在同一个地方,看路人的反应对比来测试人性。显然,打扮得华丽精美时很快就有路人来询问状况,问是不是迷路并提供帮助;而后者,则很久都没有路人伸出援手,最终只有路人联系警察前来。于是视频得出结论,人性经不起测试。
然后呢?大谈人性,就得到这种结论?这和把一个人所有的不幸福都归咎于他不够努力有什么区别?这便是谈论人性这种愚蠢行为的虚伪本质:不从客观事实寻找原因,而把一切都简单的认为是人性如此。对此比起人性论显然有更合理的解释。前者打扮精美,极有可能是和父母走散的孩子,很快就能联系上家人,提供帮助只是举手之劳;而后者打扮邋遢,更可能是流浪的孩子,难以联系其家人,如果联系上社会环境,甚至有可能是非法移民。帮助这样的孩子起码要花上大半天,还可能给自己扯上麻烦。权衡之下,没有人必须要主动给自己惹麻烦,而这一切权衡只发生在短短几秒中。
如果我在上班的路上,或者只是出来逛街,因为我没有做一件要花上大半天,还有可能给自己惹上麻烦的事就被认定为人性不好,那谈论人性这种东西除了可以带来一点莫名奇妙的优越感还能带来什么?同样荒谬的,还有”如果我变成了虫子,你还会爱我么”这种弱智言论。如果不爱虫,就成人性虚伪了,那恐怕就没几个人的人性值得一提了,所以结论又变成了人性经不起测试。实在不行,其实也可以这群人顺着说:既然经不起测试,那就不具有参考价值,在分析事情时就要被忽略,那还要谈论人性做什么?
最后
写文章还是挺耗时间的,不过投入状态之后写起来就感到时间飞速流逝,而自己没什么明显的感知。也就是没有耗费太大的精神力。这总比写一点又去干其他事,最后感到时间无比漫长(主观感到时间越长,越耗费精神力,做梦也是如此)好多了。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