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搜索引擎”
自从在邮件堆里找到了尘封已久的注册邮件,这几天就和新必应聊的不亦乐乎。想和新必应聊天比和chatGPT更轻松,所以这篇文章说的是new bing而不是chatGPT。当然聊天中有不少的疑点,也不乏让人惊叹的地方。
虽然新必应坚称自己不是聊天机器人,只是个带聊天功能的搜索引擎,但它(新必应回答我说可以用“它”作指代)的功能早已不仅限于区区搜索引擎或者聊天机器人了。不过我尊重它的意愿,还是拿它和传统搜索引擎(这里用Baidu)比一比。
新必应一边强调自己不具有人类智能,一边又强调要像对待人类一样友好对待它的样子真像傲娇
新必应的优势
先放出结论:(除了你指定要找某个网站),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使用新必应就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其先,广告,推广,指数……传统搜索引擎Baidu中各种对搜索的干扰,就像恶性肿瘤一眼无可救药。但这可能只是百度一家做的太过火了,不能代表所有传统搜索引擎。
最重要的,新必应能理解你独有的问题,整合已有的内容,告诉你它独有的答案。而传统搜索引擎只能搜到别人提过的问题,回答别人对问题的答案。换句话说,新必应是真的在搜索你的问题,回答它的答案。
体现一:
新必应知道你想搜索什么,即使你不知道你想搜的东西叫什么。
最直观的情况就是,你想知道一个东西/概念的专业名称。你用Baidu能搜到的唯一情况可能就是,你的描述正好和词条有一部分完全重叠。
举个例子:你可能见过一种软件,或者叫3dXX之类的东西,比如说3d校园。你可以选择一个地方,进行虚拟参观,左右可以转动视角。点击屏幕上的按钮还可以前往不同的方向,以此立体地了解一个区域的情况。现在问这种东西叫什么?
新必应可以根据你的描述,准确地定位到关键词,从而知道你描述的叫”交互式展示“。但是你用Baidu,就只能一个一个关键词地去试半天,得到几个相关但不完全准确的概念。
体现二:
新必应具有一定的智能(它亲口说的),它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你别人从未提出过的问题。
举个例子:你想知道一段话蕴含的意思/一段代码的用途/一篇文章的要点。显然,如果它正好非常有名,你还可以寄希望于传统搜索引擎一下。否则,放弃吧,去用新必应,它会帮你的。
我让new bing给我的2048(一种合并相邻数字的小游戏)代码加注释。已有的注释或者起名里没有任何关于用途的提示,在这种情况下它给我的“ToEat”函数(我是英语渣,函数名就这样起的)注释是:”合并方块“。嗯,我想它完全理解我在做什么,即使我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方块这个概念,也即使我实现2048的思路与正常截然不同,让别人来看可能完全看不出我在做2048。
体现三:
新必应知道上下文,而传统搜索引擎不知道。也就是新必应知道你在什么环境下,针对什么条件提出的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我现在告诉你,存在一种菌子,对共生伙伴无毒,但对其他动物有毒,但没有告诉你这种菌子叫什么。你可能会好奇它为什么只有部分共生伙伴,而不是和所有动物都是共生伙伴。
你用新必应,只需要把前后两句话放一起问一下,它就会给你答复:因为不是所有动物都适合做共生伙伴。例如只有某种蜂的胃中含有对应物质可以解毒。(当然这都是我抛去细节的转述)
而使用传统搜索引擎,你就会发现你的搜索过程极其艰难。首先你得花半天时间确认这种菌子的名字你才能搜索(即使你根本不关心它叫什么),然后你得祈祷正好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否则你的努力全部白费。这一套流程下来,可以说是对智力与耐力的双重考验了。
你的多少疑惑与好奇,就是在艰难的搜索过程中丢掉的?
体现四:
新必应可以帮你生成内容,因为这也是一种答案。
举个例子:让新必应帮你写文章,绝大多数格式它都很专业,诗歌除外。它已经帮我写了很多篇了,在那些对我来说就是浪费生命的地方。
它甚至能在帮你写报告的同时把结论来源的调查问卷附上。
体现五:
新必应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它有人性化的反馈。如果它哪里做得不好,你告诉它,它就会改。
举个例子:让它写的文章正文里少了一段,直接和它说,就会帮你补上。内容不够好,告诉它往哪个方向改,它就会改。所以它不是搜索引擎,也不是文章生成器,它是实打实地在帮你解决问题的智能。
其他绝大多数软件,当你遇到问题时(比如崩溃,bug,哪里不会用),往往只能对着屏幕无可奈何。不过可以期待未来某些软件也会有一个对应的AI助手帮你解决专业问题。
总结:
这几个体现也许单独拎出来说不够惊艳,但当它们结合时,在你面前的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搜索引擎,而是助手,导师,朋友……或者你忠实的AI工具。在你面前它不会因为自身利益而有任何顾忌,不会因为你提的问题简单而生气着急,也不会因为你的懒惰疏漏而责怪你。
新的浪潮
如果有一天,我活在一个人们不必为生活而费心费力的世界,那这个世界一定是极其的丰富多彩。
我曾在以前的随想中说过这么一句话,而现在我觉得离这么一天更近了。从我个人感受说起,新必应正在打破一个学习隔阂:当你入门一个领域的时候,有人带会更轻松——现在你可以让AI带你了;工作方面,听说AutoGPT已经可以在无人干预下独自完成简单任务了,那三年后呢?十年后呢?
有人把AI的现在比作是手机界的“IPHONE”时刻,我是认同的。在智能手机普及前,无论其怎样变化,都不过是一台移动的电话,顶多带点小功能作添头。但现在呢,还会有人说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吗?AI也如此,正在从“玩具”逐步向“工具”过渡。不同于入场费昂贵的“元宇宙”,高深莫测的“区块链”,AI是实打实的出现在所有人面前,让所有的质疑都如同火车里藏着马在跑一样可笑。(你能想象,还有人在坚信chatGPT是假的吗?)
AI掀起的这波浪潮,必然将所有的嘲笑和质疑无情地碾压过去,甚至不会留给落后者犹豫的机会。未来几年,AI的身影将迅速席卷各个行业,彼时的AI就如现在的智能手机,或者任何广泛使用的工具一样常见,不再为奇。除非有人交给AI过高的权限,然后出了事故,舆论哗然,不过这也将是AI发展可预料到的必然事件。
更远一点的地畅想未来,如果AI引领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说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那么今天科幻片里的内容可能都会一一出现在眼前。很荣幸我可能是这个历史变革的见证者,像今天在《维多利亚3》中回到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中体验一样,我活在的今天也将成为未来的一款模拟变革游戏,讲述一个从电气化到高度智能化的发展故事。
回到现在看,AI的进化速度是超乎想象的。短短六个月前的22年10月,我还在感叹“全民AI的时代可能已经离我们不远了”,一个月之后的11月份,chatGPT就横空出世,引爆了新一轮AI热潮。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暂无评论内容